2015年初我正式步入了IT职场,入职了一家小公司,客户方为华为。华为虽然作为IT界的大佬,但是也被不少人称为IT界的“富士康”。大公司的工作流程心里不禁欣喜若狂,但不免心里恐慌。开始担心我的工作,毕竟对于这一行,我没有一点实战经验。
初入职场,领导分配一个新业务特性的测试任务,拿到需求文档、设计文档后就开始写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了,心里特别希望可以按时完成任务,BUG的DI值也不要那么难看。但是事实上,虽然测试理论也许是短期的一个巅峰值,但是等你真正干活的时候,老是由于各种担心,各种顾虑,各种不确定等的外界因素的干扰,降低了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。所以我想说的是,处理好同事的关系很重要,社交也是一门学问。大佬不敢问,可以问老员工,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不管是专业技术还是业务知识,都是你走好职场第一步的垫脚石。
接下来的几年的工作,虽然有过跳槽,但也一直奔波在华为的合作方公司。没有什么好和不好,凡事都是相对的。虽然偶尔工作强度不是很可观,总体还是可以的,但是成长相对来说是快一点。另外职场也不能是一帆风顺的,有过项目组的频繁更换,也有过为了版本过点赶进度的加班加点,但也有连续获得业务线的“月度之星”,“IOT业务标兵”,“性能专项小组核心骨干”等荣誉称号的喜悦。
近期的主要参与的是中国电信物联网的项目,作为性能测试小组的核心骨干,主要负责如下工作:
1)两年测试TC管理经验,负责制定测试计划,分配测试任务
2)升级和备份测试环境,维护测试环境的正常运行
3)协助开发分析bug原因,提供功能以及性能修的优化建议
4)指导测试人员输出ATP用例,引导组员同客户完成测试验收工作
5)提前识别测试风险,检验测试质量,输出测试报告和质量报告
6)组织新员工培训,组内传递业务技能、测试技巧等
7)维护API接口的责任田,输出测试总结文档,解答组员疑惑
8)设计API接口测试套、参数文件以及部署周边对接网元模拟桩
9)利用jmeter工具进行压测、利用Nmon工具监控资源、打印数据库AW报告
10)统计测试结果、分析性能瓶颈、输出测试报告
11)配合测试经理完成产品的交付资料和交付验收
项目整体的研发以及运作周期两年多了,目前迭代需求相对较少,已经转向了运维阶段,真正见证了项目从研发阶段到最后的成功交付。作为测试人员,是把控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,后端出现应用场景漏测问题,测试需要负责全责。个人认为测试人员可以不懂代码,但是真的不能不懂测试流程,不懂需求背景,不懂系统架构。在专项测试中尤其突出,不了解需求背景,不懂系统架构,根本无法设计出正确的测试方案。例如系统是根据源端IP地址做负载均衡,我们就必须做IP“欺骗”来更真实的模拟真实场景。只有了解了这些,我们才能高效的设计测试方案,也可以快速定位问题,从而来提高产品的整体交付质量。
作为一个IT测试的新手,我们可以从处理好人际关系开始,顺利迈入测试工作圈;其次在参与项目的测试过程中,多思考,多学习。只有不断学习,才不会被社会淘汰;最后提醒大家,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,我也一样。劝诫大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也许下次遇到新的问题或者忙着头晕脑胀的时候,你也许可以从笔记中寻找思路。